document.write('
')
醫療資源相對稀缺,人工智能助力提效降本
我國醫療資源分布不均,向城市及東部地區傾斜
我國城鄉醫療資源分布不均,優質醫療機構及專業人員向城市傾斜。根據2021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,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占中國醫療機構總數的95%,其中村衛生室占比最大,達到64%。我們看到,農村雖然醫療機構數量多,但人均可獲得醫療資源較城市仍有差距,農村千人衛生人員數為5.0,低于城市11.1的水平;同時,農村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在學歷、專業技術資格等方面不及城市從業人員,醫療機構的檢查能力、手術能力以及藥品供應能力都較城市有很大差距。
圖表1:2021年我國不同等級醫療機構能力對比
資料來源:中國衛健委,2021年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,億歐智庫,中金公司研究部
注:根據中國衛健委,I級手術指技術難度較低、手術過程簡單、風險度較小的各種手術;II級手術指技術難度一般、手術過程不復雜、風險度中等的各種手術;III級手術指技術難度較大、手術過程較復雜、風險度較大的各種手術,;IV級手術指技術難度大、手術過程復雜、風險度大的各種手術
圖表2:2021年中國各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學歷構成
資料來源: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1,中金公司研究部
圖表3:2021年中國各醫療機構衛生技術人員專業技術資格構成
資料來源: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1,中金公司研究部
圖表4:2021年中國城市及農村衛生人員結構
資料來源: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1,中金公司研究部
圖表5:2021年中國城市及農村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
資料來源: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1,中金公司研究部
我國城市醫療資源分布不均,東部/一二線城市強于西部/三四線城市。我國城市間的醫療資源分布存在傾斜,東部重點城市特別是直轄市、部分省會城市及一線城市表現出較強的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。根據中國社科院《中國城市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專題報告》,從醫生和醫院數量來看,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重慶、成都等大城市資源總量大;從三甲醫院數量來看,優質醫療資源前十城市均為一、二線城市,東部地區居多。
圖表6:2021年中國城市的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情況
資料來源: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課題組,《中國城市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專題報告》,中金公司研究部;注: 硬件環境競爭力指數由以下方法得到:針對全國286個地級以上城市(不含港澳臺),對擁有醫生數、每萬人擁有醫生數、醫院床位數、每萬人擁有床位數、三甲醫院數、流動人口健康檔案覆蓋率等六項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,再賦予不同權重(對于代表基本醫療條件的每萬人擁有醫生數、擁有醫生數、每萬人醫院床位數、醫院床位數、流動人口健康檔案覆蓋率等五個指標賦予權重0.5,對代表優質醫療資源的三甲醫院數指標賦予權重2),最后加權匯總得到中國城市的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分布
圖表7:2021年中國城市的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情況
資料來源: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課題組,《中國城市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專題報告》,中金公司研究部;注: 硬件環境競爭力指數由以下方法得到:針對全國286個地級以上城市(不含港澳臺),對擁有醫生數、每萬人擁有醫生數、醫院床位數、每萬人擁有床位數、三甲醫院數、流動人口健康檔案覆蓋率等六項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消除量綱,再賦予不同權重(對于代表基本醫療條件的每萬人擁有醫生數、擁有醫生數、每萬人醫院床位數、醫院床位數、流動人口健康檔案覆蓋率等五個指標賦予權重0.5,對代表優質醫療資源的三甲醫院數指標賦予權重2),最后加權匯總得到中國城市的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分布
圖表8:2021年擁有醫生數TOP10(標準化指標)
資料來源: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課題組,《中國城市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專題報告》,中金公司研究部
圖表9:2021年三甲醫院數TOP10(標準化指標)
資料來源: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課題組,《中國城市醫療硬件環境競爭力專題報告》,中金公司研究部
醫生超負荷難提診療效率,人口老齡化加劇基層醫療短缺